國際課程銜接的重要階梯
在上海紫竹國際教育學院開設的IGCSE基礎課程中,學生將經歷系統化的知識建構過程。該課程采用三階段進階模式:基礎理論強化、綜合能力培養、應試技巧打磨,每個階段配置對應的真題解析工作坊。
課程模塊 | 核心內容 | 訓練方式 |
學科知識框架 | 重點概念解析 | 思維導圖構建 |
真題解析訓練 | 五年考題精講 | 分題型突破 |
學術能力拓展 | 研究性學習 | 小組課題實踐 |
課程培養方向
- ? 建立完整的IGCSE知識圖譜
- ? 掌握跨學科分析方法
- ? 提升學術英語應用水平
- ? 培養獨立研究能力
特色教學模式解析
采用雙軌制教學體系,理論授課與實操訓練課時比例為1:1.5。每周設置專題研討環節,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指定范圍的文獻綜述,培養學術寫作規范。
診斷式學情分析
入學初期進行知識盲點檢測,制定個性化提升方案
動態能力評估
每月進行學習效果三維測評(知識/技能/思維)
教學資源配置
課程使用劍橋大學官方推薦教材,配套自主研發的《IGCSE高頻考點解析手冊》。教學團隊由8位具有五年以上國際課程執教經驗的教師組成,其中3位持有CELTA認證。
"我們的教研團隊每季度更新教學案例庫,確保課程內容與考試動態同步。"——學科組長王老師
課程進階路徑
- 階段(1-4周):核心概念強化
- 第二階段(5-8周):解題思維訓練
- 第三階段(9-12周):全真模擬實戰
每個教學單元包含2課時理論講解與3課時實踐訓練,晚間開放答疑工作坊。課程結束時學員將獲得完整的學習檔案,包含各階段評估報告與升學建議。